“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撤出外国在中国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的正义要求被巴黎和会拒绝,同时和会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于日本。消息传至国内,青年学生们群情激愤,决定在5月4日在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青年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悬挂血书,发表演讲,控诉帝国主义的无理行径,痛骂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最终在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北洋政府做出妥协。
“中国拒绝在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
为纪念这一天,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是充满智慧的,青年是明辨是非的,青年是无私奉献的,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未来。这些淳朴且勇敢的人们总是能在家国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但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建设,在社会生产大军中逐渐边缘化,青年学生们也渐渐的出现对于理想信念的懈怠、对于人生未来的迷茫。学业、事业、就业所带来的困难让青年人们止步不前。
“去哪?”成了他们的头号大事,毛主席说去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周总理说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总书记说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即便是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此后如竟没有火炬:那我便是唯一的光。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