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学要闻

瞻先烈之音容,承革命之精神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4 20:48

4月21日,建筑学院教工党支部和学生第二党支部部分党员同志在延安红色教育基地杨家岭、枣园等地,重游红色故址,温习革命精神。

 

qq图片20210514204023

 

延安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延安精神像一把火炬一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我党军民一心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杨家岭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地、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策源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吹响地。

驻足中央大礼堂前,这座见证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宏伟建筑,在历史长流里熠熠生辉,这是革命先烈和中国人民丰功伟绩的记录。

 

qq图片20210514204040

 

 

 

qq图片20210514204058

 

移步枣园,树木屹立挺拔,中国红色政权就像这些大树一样在全国范围开花结果,成就今天的累累硕果。在进入领导人居住区前,可以看到当时中央五大书记(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五人容光焕发意气风发的样子,透出即将建立新中国的喜悦。

 

qq图片20210514204123

 

 

qq图片20210514204139

 

缓缓走进其中,窑洞里陈列着当年五位领导人使用过的一些物品,记录着历史的一点一滴。看着那一间间小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革命的年代,告诉我们,要革命,要胜利!要坚持人民群众路线!这是革命军民一家亲,万众一心创革命的真实写照,带我们重归那个战火纷飞,狼烟滚滚的峥嵘岁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先烈的不屈不挠,看到了军民的团结一致;看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昂扬激情,看到了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qq图片20210514204156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全体党员同志都将把此次延安之行作为自己终身的宝贵财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以一种新姿态、新精神、新干劲,传承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