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建筑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代表观看了以扶贫为题材的电影《天地之间》,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李平诗,党总支副书记王爽,辅导员刘晓梅、王光跃4名教师党员,付宇迪、唐亚竹、郑铭瑶3名学生党员,共7名党员同志作为代表参加了此次观影活动。
该影片以重庆市奉节县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扶贫干部和感人故事为原型改编,讲述了以康明、彭晓雨为代表的普通抚贫干部,响应国家扶贫号召,以饱满的激情,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帮助村民突破思想障碍,最终得以脱贫的致富故事。
影片中,彭晓雨刚走进古树村时,村里的几家建卡贫困户,围着方桌打“小牌”,对自己快揭不开锅、屋子里乱七糟八、老婆跑得无影无踪的处境,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眼前的场面让她恼火又震惊。通过修房子、找老婆、种脐橙等等桥段,描绘出了一个泼辣、果敢、全心投入的扶贫干部形象,正是这样的形象,让彭晓雨真真切切地融入到了实地的工作环境中去。如果单坐在书斋里,办公室桌前,想出的扶贫路径至多是喊喊口号。
党员代表们在观影结束后进行学习交流座谈会
走基层、下乡扶贫的同志都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一段桥梁,他们用心动、行动触动了大山,让河流改变了模样,让人心找到了方向。整个扶贫攻坚过程都是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互相唤醒过程。他们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观影心得:
本片讲述了脱贫攻坚战中,康明、彭晓雨两个不同领域的专家深入古树村这个县深度贫困村,几番寒暑、历经磨难寻找并开发适合的产业项目,同时扶志与扶智并举,最终帮助村民成功脱贫的感人故事。
同样是青春年华的两位青年,能在学成之时,选择在祖国最困难最贫苦的土地上施展拳脚,不畏艰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尝试前人没有走通的路,片尾的一组数据发人深省,在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竟然有300余万干部投身事业,更惊讶于1000余人为之献出了生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定要以这些有为有志青年为榜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王爽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脱贫攻坚的故事,故事以主人公康明、彭晓雨扶贫故事为主线,以小人物开掘大主题,两位主人公分别以自己的专业为主线为贫困村谋划致富路,虽几经周折、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帮助村民成功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细致,用生动事例来感染观者,用高尚的精神来鼓舞人,影片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表现出扶贫干部的任务的困难与艰辛,故事中的人物具有代表性,展示出了千千万万中国扶贫干部的奋斗历程。
——建筑学院教师党员 王光跃
影片讲述了扶贫干部彭晓雨及康明在古树村以饱满的激情,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帮助村民改变思想,并突破重重阻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技术,结合古树村的地理环境和土地特色,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利用互联网拓展脐橙线上销路,打造“中国第一橙”,实事求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脱贫攻坚战中打赢了一场胜仗。他们不怕辛苦、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建筑学院教师党员 刘晓梅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天地之间》,在这110多分钟的影片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艰辛。电影以重庆市奉节县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扶贫干部和感人故事为原型,用幽默的方式讲述了扶贫干部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通过影片中两位专家的工作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扶贫工作开展的艰辛,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战斗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影片中韩主任的话也让我感触颇深,就算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也要完成任务。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付出,我们才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抓住贫困户的手,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而我们也要永远记住那些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也要继续坚持的英雄们!
——建筑学院学生党员 郑铭瑶
《天地之间》用平凡朴实的视角从小人物出发,呈现出了普通扶贫干部的喜怒哀乐,不乏有诙谐的故事,用最简单的方法体现出扶贫不易,同时也让观众感同身受。我们都能从主人公康明与彭晓雨映射到整个时代,并从中学习很多。电影最后提到在扶贫过程中一千多名扶贫干部牺牲的时候,我们都红了眼眶,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拥有更多的可能。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是一样,学习同样不易,我们也应当有这种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并通过一次次实践找到能够成功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成功。
——建筑学院学生党员 付宇迪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是史无前例无人能及的战斗。扶贫干部深入群众,面对艰苦生活环境,即使害怕也去适应而不是逃避。面对一穷二白的条件,彭晓雨选择接地气的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与群众交流,利用自然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计划,对村民一对一动员种地,不只是解决穷,更解决懒,祛穷根。更在面对孩子落水,不顾个人安危进行施救。
康明选择用自己已有资源,承担巨大风险,奉献自我,为打赢古树村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前期的资金保障。在后来面对群众对于资金链断裂的失望,不理解,他深刻认识到了脱贫不只是他证明自己的项目,更是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贫苦需要解决。其项目较之于晓雨的深入群众,用内部因素攻克贫困,康明选择积极利用外部条件来帮助古树村脱贫。
该影片表现了脱贫攻坚战在于实干脱贫,充分调动内外一切可利用因素,因地制宜,一对一因人而治,为人民承担风险、误解。也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勇敢、无私。该片用生动的故事感染人,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意图通过这部影片把中国扶贫好故事讲好,聚焦底层群众而又呼应时代主题。
——建筑学院学生党员 唐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