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学要闻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届“红芯闪耀·匠心驻境”建筑建造文化节顺利开幕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3 19:52

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深入了解,增强专业综合能力、启发思维模式、激励创新实践,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届建筑建造文化节于11月27日在主教前广场盛大开幕。此次开幕式得到鲁班绿智数字智能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胡欣主持。


本届建造节邀请到了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瑞,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万民,重庆大学教授曾旭东,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生处处长马健,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汪峰,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科研处处长张念,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许剑峰,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书记万毅,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宣君,重庆大学博士杨光,重庆大学博士李震,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肖巍、杨龙龙以及各参赛队伍参与。本届建造节邀请到了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瑞,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万民,重庆大学教授曾旭东,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生处处长马健,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汪峰,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科研处处长张念,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许剑峰,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书记万毅,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宣君,重庆大学博士杨光,重庆大学博士李震,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肖巍、杨龙龙以及各参赛队伍参与。


开幕式在舞蹈《爱我中华》表演中拉开序幕,极具韵律的舞姿瞬间点燃了现场。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瑞致开幕辞,代表主办方对参与此次活动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建造节旨在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学生创作水平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建造实践,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艺术表现力、实践执行力,最终培养出能够应对行业挑战与机遇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把提升城市韧性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全过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万民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建造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想象力和创造力,和其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将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为城市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蓬勃力量。


       学生代表冉灵波发言,分享了参与建造节的感受和收获,并阐述了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年轻一代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设计的思考。他提到,作为未来的建筑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建筑知识,还要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以创新的理念和可持续的方法,为社会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空间。

      许剑峰、马健、张念、万毅共同为各代表队颁发施工许可证。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展现创新思维,感悟建筑的奇妙。

      贾瑞、赵万民、曾旭东、汪峰、陈宣君共同按下按钮,在全场的欢呼下,“红芯闪耀,匠心驻境”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届建筑建造文化节正式开幕。

       现场领导、嘉宾和师生们一同参观巡展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各建造者的心血,以木方、绳等为材料,兼顾力学与美学两方面,实现原木建构的韧性建造,展示了当今建筑领域最前沿的创新设计与科技力量,为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优秀作品评选环节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求是堂开展。院长助理杨龙龙为现场嘉宾和师生们详细介绍了评比规定,强调了创新性、实用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性。每组依次进行项目汇报,详细阐述了他们的创意思路和设计理念,展现了师生们对建筑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建筑发展的独到见解。


本届建造节开幕式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生们聚焦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明晰相关专业的学科特点,深入了解建筑的设计、估算、搭建的流程,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共赢思想,提高学生对任务的敏感度和积极性,强化针对目标的执行力,为推动未来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举办更多特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创作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