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2日,2024第二届山地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四川大学举行,该会议由四川大学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分会指导,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WTD纬图景观共同承办,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城市设计与更新专委会协办,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赵炜教授主持。
会议主席、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万民教授致辞,表达了对各位学者、老师的欢迎,齐聚一堂的喜悦,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会议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武廷海教授致辞,讲述了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地球系统科学、人居环境科学)背景下,西南人居环境学科发展应顺应新特色,强调多民族和地域特色。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爽在会上对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感谢赵万民教授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带来的量变与质变。重庆城投集团党委书记王岳、重庆市长寿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朝煜分别作了发言。
主旨报告中,赵万民教授从1967年春的一张家庭照片切入,婉转的讲述自己的家人与家乡对自己学术探索的沁润与影响,通过与吴良镛院士联名著文“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学科”思想对山地人居环境的启迪与影响。吴良镛1922年生于南京,是著名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和带头人。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 ;
艺术求美,贵在融汇 ;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
上下求索,其道大光。”
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说,学术研究应注重把握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规律,以生态文明的追求为前提,以美好人居的塑造为目标,在城乡发展的时空维度上努力把握好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整体关系,科学研究,协调管控,实现人居可持续发展。
武廷海教授讲了相地,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人居环境,同时表达了对吴良镛院士的敬仰与认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教育》执行主编李东、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黄耘教授、四川民族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赵兵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黄瓴教授、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常务副主任王纪武教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雷诚教授、重庆师范大学汪洋教授、《规划师》杂志主编刘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黄勇教授、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成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李泽新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李旭教授、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漆平副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王正副教授、WTD纬图设计创始合伙人李卉、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李云燕、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周建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左进、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书记郭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规划一所所长毛有粮、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周露副教授、上海大学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王剑副研究员、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李凯院长、苏州科技大学魏晓芳副教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余佳、四川农业大学曾帆硕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主任规划师王晓璐、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系助理研究院方辰昊、重庆工商大学孙爱庐、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叙教授分别做了报告,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山地人居环境科学在各领域的发展与创作,报告内容尽显山地人居学术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这是一场图文并茂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大餐。
会议末尾,赵万民教授做总结发言,赵院长对山地人居环境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表示满意,为团队和睦、科学、高效的协作方式表示欣慰,为各高校、企业、单位所作报告感到自豪,并期望山地人居环境学术论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为人居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最后,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杨龙龙副教授表达了对赵万民教授的感谢,感谢赵教授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所作的付出,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谋得福利,我院作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承办方,深感各院校、企业、单位的信任与支持,希望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越来越好,山地人居环境学术团队越来越好!
会议结束后,全体参会代表与我院参会团队分别合影留念。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