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告栏

关于开展2023年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党员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24 20:06


各学生党支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校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勇担“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使命,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教思政内涵[2023] 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党建工作站实际情况,院党总支决定开展2023年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员暑期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预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二、活动背景

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主题,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和桥梁作用,引导党员在实践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血脉的赓续者,不忘入党初心,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营造良好的共治共享共建的党建氛围。

三、参与对象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全体党员(含预备)、入党积极分子

四、活动时间

2023 年 7 月— 8 月

五、活动内容

(一)学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乡村、企业及社区等形式,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及积极分子深入基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等为内容,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通过小范围、互动式宣讲,将理论知识传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系列宣讲活动。

(二)强党性。“关爱乡村弱势群体,弘扬志愿者精神” 专题实践活动。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政策宣传、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少)年之家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鼓励党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关爱少年儿童、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等类型志愿服务活动,深化落实青年志愿者行动,鼓励新时代青年在基层艰苦劳动、服务人民、磨砺自我,培育心系社会、具有家国情怀的当代青年人才。

(三)重实践。“弘扬劳动精神,练就过硬本领”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学院鼓励广大党员及积极分子结合“学习强国”具体行动要求,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开展具有持续影响力的公益支教、文化艺术传承、弱势群体关爱等服务性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立足所学专业特长,围绕“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积极参与项目攻关、创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鼓励广大党员及积极分子通过“返家乡”“三下乡““青椰网”等相关平台积极申请政务实习岗位,投身城市街道社区、党政机关中,从社区管理、环境美化、便民就医、垃圾分类等方面进行实践,在基层治理工作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体察国情民情社情,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治理。鼓励广大党员及积极分子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四)建新功。“生态中国,逐绿而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出谋划策,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院鼓励广大党员及积极分子通过生态调研、查找文献、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态现状,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寻求解决措施,将环保宣传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自然知识科普,动员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具体要求

(一)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为党育人。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神州大地,用眼睛发现祖国之美,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厚植学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遵循实践规律,把准活动定位。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准确把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立足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内涵更深、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的工作新格局,切实提高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坚持效果导向,就近就便实施。着眼全方位社会化能力提升需求,注重区分不同市州、院校、项目及工作环节的差异,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破解实践育人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完善以实际成效为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供给和资源保障,善用数字化手段,做好精细化管理,坚决克服粗放式、随意化、大呼隆的工作方式,力戒摆拍走秀、走马观花。

(四)加强系统谋划,联动校园内外。坚持同高等教育改革有机衔接、一体推进,善于用校园外的组织体系和资源推动解决校园内的问题,加强校地联动、项目联动、品牌联动,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强化典型引领,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宣传和推广转化。

(五)实践后,对实践成果进行严格管理,从学生参与实践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的表现等方面对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将作为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推选相关要求

(一)在活动结束后学院进行社会实践成果展示,形成一批优秀社会实践案例,对活动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和个人进行宣传,并评选出“学思想”之星(2 名);“强党性”模范(2 名);“重实践”之星(3 名);“建新功”模范(3 名);“社会实践先进组织”(1 个)。

(二)要求各学生党支部各项活动至少报送一份优秀成果,党建工作站各部门各项活动至少报送一份优秀成果,不重复报送。

(三)优秀成果报送要求:

1、学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如实按照相关要求,实时实地面向群众进行宣讲活动,或在支部进行宣讲活动,自行录制一段不少于5min的宣讲视频,并附上相关材料【见附一】。

2、强党性。“关爱乡村弱势群体,弘扬志愿者精神” 专题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如实按照相关要求,实时实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参与实践。提交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心得体会,并附上志愿服务照片和志愿服务证明【见附二,照片需是本人,证明要求当地政府或社区盖章】。

3、重实践。“弘扬劳动精神,练就过硬本领”专题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如实按照相关要求,实时实地进行实践活动,更多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参与实践,参加公益活动与实习的同学提交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心得体会,并附上相关实践活动照片和实践活动证明【见附二,照片需是本人,证明要求当地政府或社区盖章】;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以PDF的格式上传,并附上获奖情况以及相关证明。

4、建新功。“生态中国,逐绿而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如实按照相关要求,将实地情况与自身专业相结合,提交一份调研报告,可使用WORD或者PPT进行制作,最终以PDF的格式报送。

(四)优秀成果报送说明:

所有配套成果必须为原创,证明必须真实。所有配套成果与对应材料一同打包在一个压缩包内,由支部或部门统一收集后,根据相关要求在 8 月 30 日前以压缩文件夹的格式报送优秀成果至指定邮箱:1014831824@qq.com 【要求:各支部或部门统一报送】。

八、评选办法和有关要求

(一)推荐。各党支部按照名额要求,对照推荐条件,采取逐级推荐的方式开展推荐工作。

(二)考察。各党支部要对推荐的先进案例进行认真考察,多方面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三)审核。党总支对推荐对象进行考察和复核,并拟表彰名单。

(四)公示。党总支对考察情况进行汇总,确定推荐初步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

(五)决定。经公示无异议,召开会议,集体研究确定表彰对象,作出表彰决定。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能力、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活动还可以检验出自身不足,利于更好的进步。阅读了关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对于该活动也有了更好的了解,希望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并认真对待,期待优秀成果的展现!


—分享—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37:41